辽宁:创新博士后制度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预审:周文洁  时间:2007-10-29 点击数:

   党的十六大以来,辽宁省人事编制工作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人事编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创新博士后制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博士后工作是辽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辽宁不断创新完善博士后培养工程,突破以往只在设站的企业才能招收博士后的做法,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两项制度:一是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敞开招收企业项目博士后的政策措施,任何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可以依托项目与博士后流动站单位联合招收博士后并由省政府对进入企业从事项目研究的博士后给予6万元的经费支持;二是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制度,依据国家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模式,在企业中设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高级管理等岗位,吸引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或出站博士后到民营企业从事研究或管理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18家,流动站数量24个。设站涉及理、工、农、医、经济等门类的34个一级学科的140个博士点。全省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65家,“辽宁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75家,涉及机械装备、材料、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医药、农业、经济等7个行业。几年来,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1500人,现在站560人,其中在企业从事项目研究的254人。博士后工作在全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辽宁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为辽宁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博士后在站期间共承担4052个项目,平均每人承担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总数的40%;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2251篇,人均1.5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253篇,人均3.5篇,被SCI收录论文523篇,被EI收录604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51部。全省博士后获得省部以上奖励750项,人均0.5项。共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65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60项,累计新增产值13.2亿元。

    二是推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06年底,企业项目博士后已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84项,开发新产品79种,创造经济效益2.8亿元,大幅度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博士后进入企业从事研究工作,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与企业实际生产,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促进了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型“产、学、研”关系,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便捷渠道。

    四是提高了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了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企业与设立流动站单位联合招收、共同培养和使用博士后研究人员,充分发挥设立流动站单位研究条件好、学术力量强、科研资料全和信息畅通,以及企业研究项目与实际结合紧密、资金雄厚、实地培养和锻炼好等优势,促进企业和设立流动站单位之间的联合,做到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提高了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了创新团队建设。

 

来源: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  200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