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风采】陈文忠:教学是永无止境的艺术
 预审:周文洁  时间:2017-09-14 点击数:

在历史悠久的安徽师大,有这样两句话在文学院历届学子中代代盛传:“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却没听过陈文忠老师的课,那就算是白来了!”“听过陈老师课的同学,再想心安理得地逃课就不太可能了。”从教四十年来,陈文忠教授不仅在课堂中传道授业,并且潜心学术、著书立说,为基础教育把脉问诊,引领语文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学生们的眼中,陈老师既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又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智者。

哲思涌动,深入浅出妙构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一位演员,学生是一群专业的听众,而讲台是一个智慧的舞台。”陈文忠老师曾以这样几句话概括他对课堂教学的体会。事实正如陈老师所言,四十年来,他坚持“一切为学生着想,教学是永无止境的艺术”的理念,严谨治学,以职业为事业,以教学为使命,力求使每一堂课在师生心中产生“知识共鸣”,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99年,陈教授获得安徽师大“皖泰”教师教学优秀一等奖,2007年当选“省级教学名师”,之后又被授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师德标兵”、“安徽师范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等荣誉称号。“思通古今、学贯中西”,一位早年毕业于文学院的学生坦言,尽管已经隔了十余年,自己对陈老师的课堂依然记忆犹新。

“讲稿不同于论著,讲课不同于讲演。”这是陈老师数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他用电影导演为课堂教学作类比——“电影导演把“文学剧本”转化为‘分镜头剧本’,教师则应当把‘论著式讲稿’变成‘讲授性讲稿’。”在陈老师看来,优质的讲稿应包括富于逻辑性的标题、简明扼要的理论阐释和重点分析的例子。“讲课面对不变的学生,要追求知识的系统与严谨。教师的准备必须充分,要能把富于创意的课程构想化为充实系统的课堂讲稿。”

多年来,陈文忠教授主要讲授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史、现代西方批评理论等多门课程。其中,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尽管授课教材是由陈老师主编,他仍数十年如一日,根据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界概况,坚持修订和丰富授课的内容,并于2007年、2012年出版第二、三版教材。针对不同学生面对的困境,陈老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补充新鲜元素,用以完善教材及优化教学。近年来,为了改变“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能力的偏向,他编选了一本《文学评论文选》作为辅助教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甚好。此外,陈教授着手主持的“文学理论”精品课程,2004年获“安徽省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资助、2013年获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资助,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学习文学理论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

立德树人,谆谆教导巧育英才

在陈文忠教授多年带过的学生当中,一部学生自编的陈教授语录集——“陈子语录”在同学之间届届流传。每逢陈教授在校举行各类讲座,场场都毫无例外爆满。“陈老师说话幽默风趣,寥寥两句话就能让听众悟出深刻的道理。”

区别于本科生教学,就研究生教学而言,陈文忠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和毕业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坚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区别指导。针对研究生在读书方面的缺憾,他创立“读书报告会”制度,即每两周将研究生融聚在一起,针对研究生的读书情况进行集中讨论。这使学生踏踏实实去读书,令其体会到做学问的艰辛。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学问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任教多年来,陈教授时刻关切着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对家境贫困的研究生进行资助,目前已资助数万元。从1997年以来,他共招收指导硕士研究生36人,已毕业的30位均以优秀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多人获省硕士论文优秀奖。

此外,陈文忠教授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近十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会为青年教师上公开观摩课,深入第一课堂,听青年教师上课,为后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文学院教师江守义、章池、项念东、李伟等,都曾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江守义老师现已是文艺学学科带头人、省学术后备人选,项念东获首届“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大赛”一等奖,李伟获“省级教坛新秀”称号。同时,陈老师还多次被邀请为兄弟高校的教师做教学的培训报告,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20144月,陈文忠等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邀请,为该校“教师教学发展系列讲座”做报告,陈老师发言《让思想流动起来——谈课堂教学艺术》广受好评,主办方称陈老师的报告对中国科技大学的青年教师起到了直接的示范引领作用,并邀请陈老师择时来给他们的学生集中地讲授一门课程。

扎根学术,心系人文传播经典

“陈子语录”中有一则说,“要提高学生,必须先提高先生。”几十年来,陈文忠教授致力于文艺美学、文学理论、文学接受史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接受美学领域,陈老师的研究在学界影响深远。他常说,“每一个沉默的学生都是一座沸腾的火山,我们千万不可忽视与学生的交流。”陈老师每学期都会收到同学们大量来信或邮件,仅2008年以来的信件,初步统计已近10万字。对这些信件以及教学和社会的反思,构成了一本近20万字教研专著《写在教学边上》,反响甚好。

除了日常教学外,陈文忠老师常常面向社会和基础教育届作学术报告,场场听众爆满,气氛热烈。200810月,应芜湖市市政协之邀,他面向市政协中心组学习成员以及机关理论学习同志,在市政协报告厅开展了一场题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建设——我的文化困惑与文化思考》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不仅是一位专业理论学者对当今文化建设目的意义、现时状态、运行机制、缺失过漏作冷静的系统剖析,更是一位人文学者对未来文化建设最为深切的人文呼唤。201311月,受芜湖市教育局的邀请,为“芜湖市第四届鸠兹德育论坛”做题为《国学的当代使命》的报告。与会者包括自芜湖市各县区教育局德育工作分管局长、德育科长、各直属学校校长、政教主任及优秀教师代表500余人,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了针对基础教育把脉问诊,服务引领语文基础教育的发展,他曾两次应全国中语会之邀作《国学的人文品格与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报告;应徽派语文教育联盟之邀作《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根基》报告;应芜湖市教育局、淮北市教育学会、安徽铜陵一中之邀做《国学的当代使命》等报告。此外,陈文忠教授还应邀为“中学语文教师国培班”作《传统蒙学与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等5场学术报告。这些讲座引起了强烈反响,到场聆听的中学教师和教研员用“强烈震撼”“精神洗礼”来表达他们的现场感受。陈老师“语文教师是孔子事业的现代传人”的观点让一线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文忠老师正是教师中的艺术家,让无数的学生受益终身,也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文化爱好者感受到精神的标杆。

(校大学生记者团 谈舒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