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预审:周文洁  时间:2008-02-29 点击数: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中国吸引世界人才
   在华外企留人新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岗位不断出现,加速人才的流动,职工频繁跳槽,提高了雇主的人力培训成本,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成本价格,劳动力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在华外国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得不提供更好的福利。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华外企向中国员工提供养老金的跨国公司只占20%,今后5到10年,这一比例会增加到80%,比现在增长3倍。2006年中国大城市的员工的更替率达到了13%-15%,其中以银行业为最高,达到了19.2%。面对这种局面,迫使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增加工资,以应对员工对薪酬的要求以及包括医疗和养老金在内的其他福利要求。
   “海归”人才仍是不少外企争抢的人才。中美商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对外企各级管理人员的薪资进行统计,其中“海归”中国内地职员平均薪资增长幅度超过外籍员工及港澳台员工,名列首位。
   据《北京日报》消息,调查显示,去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外企中薪资增长达5.18%,名列第一;其次是外资企业在华雇用的外籍员工,薪资比上一年增长5.03%;第三位是香港员工。不过,总裁级管理人才,港台人士最受欢迎,薪资增长均超过5%。而内地的“海归”则在担任部门主任、技术主管等职务方面最具竞争优势。
   虽然“海归”人才的薪资上升势头颇猛,在外企高级管理人员中,其薪资比外籍员工和港澳台地区员工还略逊一筹。一项针对外企财务总监薪酬的调查显示,担任这一职位的香港员工薪水最高,平均年薪20万美元;其次是由跨国公司总部直接派驻的欧美员工,年薪约18万美元;再次是企业在中国本地雇用的外籍员工。“海归”财务总监的年薪仅高于内地员工,每年15万美元,而后者为9万美元。
   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不受户口限制。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16个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显示,今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不受编制数、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口所在地的限制。其中还包括回国工作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报酬与其本人能力、业绩、贡献挂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基金将面向回国工作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平等开放;对特别优秀、国内急需的高层次留学人才,还会得到有关部门的专项资助。    
   海外大学看好中国生源。2007年10月20日,以“多样化,新境界”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开展,来自海外的参展大学由2006年的450所增加到600所。欧盟组织包括德国、法国、波兰等27个成员国的近200所大学集体亮相,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展会上介绍各国的教育体系和奖学金制度,欧盟驻华代表团也专门介绍欧洲高等教育整体情况。    
   
美国的50所参展院校既打专业牌又送奖学金,在介绍自己的王牌专业的同时,还介绍奖学金申请的情况。澳大利亚展团宣布,政府将为亚太地区的19000名学生提供总额为14亿澳元的奖学金,中国学生获得赴澳留学奖学金的机会将大幅度增加。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酒店管理和旅游专业又成为热门专业。   
   香港外流人才纷纷回流。香港回归10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这两年吸引大批移民回流香港就业。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回流香港求职的移民近千人,增幅达数十倍。一位32岁的英国牛津大学的硕士生刘家明,是从加拿大回流港人移民第二代,现已晋升为麦肯锡亚洲地区企业金融咨询董事。刘家明无悔离开加拿大,反而觉得香港机会处处有,这些年间他的薪酬急升十多倍,曾数十次遭受猎头公司挖角,他都一一推卸,期望未来在香港大展拳脚。
                        美国出现人才逆流
   据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正面临历史上第一次人才逆流,很多在美国深造的外国优秀人才开始回到自己的国家发展。印度出生的沙钦喀麦斯在美已经工作8年,现在被一家美国网络公司雇佣,已成为一名网络开发的生力军,但他所持有的是一张临时工作签证,一旦工作信息有变化,就必须重新申请新的工作签证,能否获得通过并无保证。类似喀麦斯这样持有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高技术人才有100多万,美国媒体称呼他们为“移民边缘人”。
   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共同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移民政策的限制使外国高技术人才吃尽了苦头,目前美国大约有1/5的外国人才已经考虑放弃美国梦,寻觅其他途径。移民在美国创立的公司共雇佣了45万名员工,总收入达520亿美元。印度移民创办的公司最多,其次是英国、中国和台湾地区、日本。申请专利最多的是中国移民,其次是印度、加拿大和英国移民。
   哈佛大学主持这项研究报告的学者维维克瓦德华指出,美国的人才逆流危机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引进了几十万移民,发给他们临时工作签证,但就在美国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因为不合理的移民政策而被迫纷纷离去。如果美国不改变现有的移民法律,不革除移民当局的官僚作风,数十万外国高技术人才终将一一离去。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家庭,还有在美国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迫使大量美国雇员失业,他们一旦回到祖国后,将成为美国公司的竞争对手。
   美国公司放眼全球觅人才。据媒体披露,在美国公司里,领导办公室越来越多地被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才所占据。2007年12月11日,印度籍的维克拉姆·潘迪特被花旗银行集团任命为首席执行官,成为管理《财富》100强企业的第15名外国人。阿尔特里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出生在埃及,百事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来自印度,而美国铝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生于摩洛哥。美国企业已经将海外发展作为重点,如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2008年的海外销售额将首次超过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迈克尔·乌西姆说,通用电气、宝洁等公司虽然设在美国,但这些公司越来越不认为自己是美国公司。许多商学院的外国学生已占四成以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全球网络人才。因此,未来美国企业的高管可能会更加国际化。美国光辉国际有限公司的猎头说,公司董事会越来越要求领导人拥有海外经历,而越来越多的美籍主管人员也开始在不同国家度过自己的一段职业生涯。
   美国高中生喜欢来华当“交换生”。中国人到美国留学并不新鲜,但随着“中国热”、“汉语热”在美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喜欢学习中国文化,到中国留学。已经在美国开展了20多年的中美两国高中生交换项目,已经成为美国学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和体验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在这一项目已经遍及美国各州,每年赴中国交流的美国学生达到数百人的规模。仅马萨诸塞州就有20多家学校。牛顿公立学校与北京景山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后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1986年首批来华的美国交换生已经成为中国事务专家或者中美项目交流的执行者,本·利伯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说,中国之行改变了我的一生,如今已经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他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耶鲁大学中文系,后来又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研究中国法律。
                        日本企业与退休人才
   日本在华大企业为了应对中国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将原来1到3年的劳动合同期延长至3到5年。报道称,从松下电器和本田汽车公司的在华人事制度来看,企业将推行“成果主义制度”,即重视对员工的劳动态度、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价,并将其反映在工资分配上。有关信息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底,日本制造业在中国的雇佣人数已经突破100万,约占日本企业全部海外雇佣人数的1/3。由于日本新出生人口处于下降趋势,预计到2030年底之前,日本的劳动人口将减少1000万人以上。在日本国内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已将中国作为支撑企业今后继续增长的人才供应源,不仅开办工厂需要大量的中国工人,今后不可避免地也会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
   日本中老年技术人才在中国开始第二次人生。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专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具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日本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中介都能在中国找到用武之地。日本圣保那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是从事海外人才推介业务的公司,专门招收50岁以上有意到海外工作的中老年人,进入“高级海外工作大学”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共65课时,学习汉语、中国文化和经济、如何取得中国签证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学员毕业后可获得前往中国的企业或者日企在中国、越南、泰国的企业工作,年薪一般在300万到1000万日元不等。在日本国内就业市场不断萎缩的形势下,日本高级人才的海外就业走向持续升温。
                        印度缺少“博士级”人才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印度视为全球信息科技中心,说印度国内研究实力不足,可能会感到意外。据媒体报道,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信息科技学院院长兼创始人S萨达高潘教授表示,“印度上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太久以前的事情了,我们对此感到尴尬。”问题的根源是印度大学博士长期短缺。一些人认为,这是印度IT行业未来增长所面临的一种威胁。班加罗尔的IBM印度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古鲁都斯·巴纳瓦尔表示,“这里的博士严重短缺.我几乎将这视为一个全国危机,就是为了维持该行业目前的增长,你就需要更多的领袖。”
   在电脑科学领域,印度大学每年仅培养约35名至50名博士。相比之下,美国每年培养1000名电脑科学博士。
                        英国大学靠外国学生支撑
   据英国高校联合会的最新报告称,在一些政府认为对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科,英国大学正越来越多地依靠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来填补人数。在大学里,像科学、工程学等一些重点学科,有1/5以上的学生来自海外。这其中,外国研究生特别多。在一些重点学科,从事课程学习的研究生中有71%来自海外,从事研究项目的研究生则有48%是外国学生。由于缺少关键学科的本土研究生,各院校不得不让外国人来填补空位,一旦这些人回国了,研究人员就会枯竭,从而给英国的经济带来问题,英国大学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减少来自外国的研究人员数量,而是要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
   据英国高校大学评估委员会介绍,目前,英国紧缺的行业是护士、中小学教师和工程师;长期以来就业率高的学科包括建筑、法律和工程仍保持高就业率;吸纳大学毕业生较多的行业是健康保健行业,吸引毕业生人数增多的行业是媒体研究类、市场、销售、广告、商业和财经等。其中媒体研究类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达71%。IT业也在复苏中,IT学科的毕业生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的比例由14.6%大幅下降到10.7%。与此相对照的是,进入科学领域的毕业生又降了O.1%,只有1.1%。除此之外有中医学背景的人也容易找到工作并且拿到永久居住权。还有一个很有优势的课程是会计课程。在英国读完3年本科拿到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免去6-7门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如果是读完一年硕士课程拿到硕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免去4-5门ACCA的考试。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尤其是持有ACCA证书的学生在英国以及全世界找工作和移民都非常容易。
                       法国部分行业开始招收外来人才
   法国政府在2007年12月公布向外国移民开的职业清单,其中有管理、金融、信息、银行、保险和医疗等等,包括技术和非技术工种多达150种,几乎涉及所有的职业和领域。这些职业主要是针对已经加入欧盟国家的侨民,而且对欧盟以外国家侨民开放的职业只有6种,媒体评论,对欧盟之外的移民,可以说大门仍然紧闭,黑非和亚洲的移民好像被人忘记,因为只有6种职业可供选择,还必须有一定的技能才行。如巴黎大区提供给欧盟之外移民的就业机会总共占劳动力市场的4%,有大约15万个就业机会。
   来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网  2008-2-29